顱頸椎症候群(Cervicocranial Syndrome),也稱為後頸部交感神經症候群,亦稱為巴雷氏症候群(Barre-Lieou syndrome),呈現慢性枕骨下頭痛、眩暈症、嚴重倦怠、耳鳴、單側臉部、眼部、耳部疼痛、頸部疼痛、間歇性沙啞等等。
病理原因是因為後頸部交感神經過度興奮,導致頸椎基底動脈收縮,引發暈眩、昏厥。顱頸椎症候群大多發生在頸部外傷、發炎、腫瘤。
人類交感神經鏈共有兩條,各自走在脊錐體前外側,一旦頸椎發生關節鬆脫、長骨刺、椎間盤突出,不僅會影響神經根部,還會造成帶狀麻木感與疼痛。並且容易拉扯或壓迫到交感神經鏈,造成交感神經功能過強,導致瞳孔放大、心跳加速、血壓升高、流汗增加、腸胃道蠕動減緩、保持隨時戰鬥或逃跑狀態,患者因此罹患焦慮與失眠。
治療方法一開始以物理治療為主,其次可使用局部注射增生療法為主,穩定頸椎之穩定度,解除對於交感神經之壓迫,搭配口服乙型受器抑制劑,適度使用抗焦慮藥物,提升睡眠品質。